各朝代宗爵制度介绍网站:fsb-bearing.com

各朝代宗爵制度介绍

时间:2020-02-27 00:00:00编辑:梓岚

爵位,又称封爵、世爵,是帝王赐予宗室、官员或有功人员、才智之士的地位和待遇。爵位,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,因此爵位是与封建制度密切相关的。由于爵位分为宗室爵和非宗室爵,且历朝历代皆不相同,因此作个简单的介绍。

宗室封爵

西周时一般分为诸侯、大夫、士三级,诸侯、大夫同时又是官称。诸侯的封地称国,大夫的封地称邑,封地的收入即其俸禄。战国时宗室爵多称“君”,如信陵君、平原君,但封君不限于宗室,君也不是官称,受封者只是在封地收取租税以为俸禄,行政长官由君主另行选派。

汉朝宗室封爵,分王(也称诸侯王)、侯(县侯、乡侯、亭侯)两等。诸侯王先有行政权,后被收归朝廷。三国魏至南北朝,宗室封爵大体分为王、公(县公、乡公)、侯(县侯、乡侯、亭侯)、伯、子、男六等。南朝以后,王有亲王、嗣王、蕃王之别。

隋朝宗室封爵,为国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九等。唐朝宗室爵,王有亲王与郡王、嗣王之差,公又国公、郡公之别。皇兄弟、皇子,封国为亲王;皇太子之子为郡王;亲王之子,承嫡者为嗣王,诸子为郡公;袭郡王、嗣王者,封国公。

宋朝宗室爵分六等,为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、侯。但爵不世袭,恩不旁推,与汉唐大不相同。辽分国王、郡王、国公三等,一字王唯皇子得封。金亦为国王、郡王、公三等。元朝封王,有一字王、二字王之别,又有同姓无爵邑而称王者,谓之宗王。
本文标题:各朝代宗爵制度介绍 - 历史文化
本文地址:/whjc/5846.html

本文标签:宗爵制度
本文专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