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炽灯是怎么发明的网站:fsb-bearing.com

白炽灯是怎么发明的

时间:2018-03-29 15:11:07编辑:梓岚

虽然现在已经看不见白炽灯了,但是,在19世纪的时候,白炽灯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照明工具。

白炽灯其实就是将灯丝通过电力进行加热,使其呈现出一种白炽的亮光,从而成为一种可以用于照明的可见光源。最早的白炽灯的外壳多是由玻璃制成的,然后在内部装入钨丝,并将灯内的空气抽出,这样一来,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钨丝被氧化了。最后再向灯的内部填充进惰性气体,一枚白炽灯就这样制成了。虽然其发光效率低,但由于白炽灯的制作简单、成本低廉,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
其实,早在1845年,白炽灯的这一想法就被斯塔尔提出来了,他设想向制作出的真空泡中置入碳丝。英国的斯旺对斯塔尔的这一想法做了进一步的验证实验,他将碳化纸作为灯丝,通电后,灯丝很快就断裂了。这种灯的寿命很短,只能够坚持一两个小时,根本不能够投入到日常生活的使用中,这次试验就此宣告失败。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技术水平不是很高,灯内残留的空气对这一实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

直至1876年,爱迪生展开了对白炽灯的研究和改良。他发现,要想提高白炽灯的使用寿命,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白炽灯内部的真空度与作为灯丝的材料。灯丝必须要具备耗电量少、具有较强的发光效果以及很强的耐热性,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材料的价格低廉。对此,爱迪生进行了上千次的尝试,最终选定了碳化棉线作为制作灯丝的主要材料,将这种碳化棉线放入玻璃球内,再将灯内的空气全部抽空,其制成后的白炽灯能够坚持发光长达10小时之久。此项发明一经推出,立即得到了广泛应用,而爱迪生也因此获得了关于白炽灯的发明专利。
本文标题:白炽灯是怎么发明的 - 世界历史
本文地址:/sjls/3300.html

本文标签:白炽灯
本文专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