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网站:fsb-bearing.com

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

时间:2018-04-24 09:54:44编辑:梓岚

#p#分页标题#e#

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:宋元时期

宋代对科举制非常重视,并有不少重大的改革和发展。

首先是殿试制度的建立及录取名额的扩大。宋太祖为了直接控制科举,于开宝六年(公元973年)首先举行殿试,即在礼部试后,再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,以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。这样就避免了唐代以来主考官和考生之间形成的“恩师”与“门生”的特殊关系,而把所有及第的人都变成“天子门生”,只对皇帝感恩戴德。

此后成为定制。开始参加殿试的人落选较多,而自宋仁宗嘉祐二年(1057年)以后,殿试一律全部录取,只是等次有差。唐朝进士录取每次不过二三十人,而宋代每次录取都约二三百人,最多可达五六百人。这样便极易笼络知识分子,对巩固政权起到了十分有力的作用。

宋代殿试后分五等三甲放榜。一等、二等为一甲,称“赐进士及第”;三等为二甲,称“赐进士出身”;四等、五等为三甲,称“赐同进士出身”。北宋时,殿试第一名称“榜首”,二三名称“榜眼”,一二三名统称状元。南宋以后,始以状元为第一名之专称,以第二名为“榜眼”,第三名为“探花”。一般殿试后都要举行典礼,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,并赐宴于琼林苑,称琼林宴。宋代还取消了吏部的“选试”,凡殿试通过者,朝廷便立即授予官职。至于屡试不第者,也可另立名册上报皇帝,经批准后陪同正式考生参加殿试,叫做“附试”。皇帝对这些“特奏名”也可以开恩,赏赐其出身资格并授官。
本文标题: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 - 历史文化
本文地址:/whjc/5746.html

本文标签:科举制
本文专题:

下一篇:谷雨是什么意思